2011年4月12日下午,廣東省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主任陳俊年蒞臨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以下簡稱2011廣印展),并在觀展后在展會新聞中心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不過4年工夫,廣印展一躍成為全球印刷展中的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這在中國展覽史上應該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4年前力倡在東莞舉辦首屆廣印展的人士,陳俊年對展會舉辦得如此成功很是贊賞。在東莞這樣的地級市,居然辦成世界印刷第二大展,“鬼佬”(方言,指洋人)來到鄉下,這是新聞界應該深入挖掘和思考的。對此,他總結了以下4點。
第一,這說明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在穩定發展。陳俊年說:“沒有市場‘鬼佬’不會來,市場是經濟發展才能形成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參展商、采購商來到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這說明他們對展會很有信心,他們從展館里看到中國經濟的繁榮發展。”
第二,這說明中國的文化產業,以印刷業為標志的文化產業方興未艾。陳俊年表示,廣東有印刷企業2萬多家,印刷業年產值達1500億元,這次廣東有4000人來觀摩采購。從廣東來看,廣東印刷業在廣東文化產業中是龍頭,年產值最高;從全國來看,廣東印刷業是全國印刷業的龍頭,所占份額最大。
第三,展品的**含量增加,順應世界潮流,突出數碼印刷特色。陳俊年說,數碼印刷在4年前的首屆廣印展上是看不到的,而現在廣東的生產商已能制造數碼印刷機,印刷企業也在應用數碼印刷機,這也是非常可貴的。文化產業需要**作為引擎和動力,**也要通過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和傳播,二者互動。
最后,陳俊年表示,一個展會4年一躍成為國際大展,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是新聞出版業、文化產業很光榮的一件事。廣東省新聞出版局、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厚街鎮委鎮政府都非常重視展會,廣東印刷復制業協會、香港印刷業商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展。他說:“我向來不贊成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通過辦展大賺其錢,但我贊成在服務中首先實現社會效益,從更長遠、更深層次推動產業發展,為我國文化繁榮發展做貢獻。讓中國這個印刷業的發源地,把現代印刷業發展推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