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消息,據臺媒報道,蘋果iPhone 17系列新機正掀起強力換機潮,預期今年iPhone營收增長率將攀上新冠疫情來最高。法人看好,iPhone 17系列熱銷,追單效應可期,臺積電、鴻海、大立光等供應鏈出貨同步看旺。
Deepwater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創辦人Gene Munster表示,iPhone 17系列等待時間比去年拉長13%左右,可能顯示換機力道更強,“等待交貨時間拉長,通常代表產品周期更強”。
蘋果預計10月30日公布9月底止的年度第四財季財報,涵蓋iPhone 17系列開賣頭幾周的銷售。Visible Alpha數據顯示,分析師預估,止于今年9月底的去年度iPhone營收將增長4%至2093億美元,是三年來最高增長率,本年度iPhone營收可能增加近5%至2189億美元。
日系外資瑞穗證券也稱贊iPhone 17系列發展,尤其iPhone 17標準版銷售明顯優于預期,高端款Pro和Pro Max需求也較上一代明顯增長。瑞穗證券預估,蘋果將iPhone 17系列出貨量由原預估的8800萬支,上調至9400萬支,調幅逾6.8%。
媒體分析,iPhone 17系列在相機、顯示器和電池均大幅升級,吸引更多消費者升級老舊設備,同時慷慨大方的舊換新方案也持續提振銷售。中國大陸祭出平價手機政府補貼政策,則為iPhone 17標準版銷售帶來助益。
研調機構IDC副總裁杰羅尼莫也指出,蘋果供應鏈情況暗示iPhone 17系列訂單比去年iPhone 16“強勁許多”。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引用蘋果自家門店和電信商數據指出,iPhone 17系列出貨時間比前幾代iPhone更長,可能是需求強勁的跡象。
法人指出,中國臺灣廠商當中,臺積電獨家代工iPhone處理器,鴻海則是最大組裝廠,大立光、玉晶光負責供應iPhone鏡頭,隨著iPhone 17系列銷售優于預期,蘋果勢必追加訂單,助攻相關供應鏈后續出貨。
蘋果將于10月30日發布截至9月底的第四財季業績,其中將包括iPhone 17發布后最初幾周的銷售數據。蘋果已不再披露單位銷量,更傾向于將投資者注意力集中在收入上,其整體增長主要來自現有用戶群。
根據Visible Alpha數據,在蘋果2024至2026財年之間,銷量預計將維持在2.35億部左右。到2027年,分析師預測該公司旗艦產品的銷量將開始超過2.4億部,并在本十年末攀升至近2.6億部。市場傳聞指向明年將推出可折疊iPhone。
報道指出,iPhone仍占蘋果約3900億美元年收入的一半以上。這次iPhone 17成功的發布可能幫助蘋果扭轉艱難的2025年,因為今年貿易緊張局勢擾亂了其全球供應鏈。
不過,也有部分分析師警告稱,市場對新iPhone的預期已經過高。本月早些時候,Jefferies將蘋果股票評級下調至"表現不佳",理由是對iPhone需求的"過高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