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調對印關稅至50%,宣布將對半導體等關鍵進口商品征收100%關稅,但同時為將生產遷回美國的企業提供豁免。這一政策背景下,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同日宣布追加1000億美元對美投資,將公司對美總投資承諾推高至6000億美元,創下蘋果在美投資新紀錄。
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與庫克共同宣布,蘋果的新投資計劃將使其成為關稅豁免的首批受益者。該計劃包括在肯塔基州與康寧公司合作新建專用玻璃工廠,預計將使康寧當地員工規模擴大50%。蘋果強調,其供應鏈中已有多個零部件在美國生產,但iPhone最終組裝仍將暫時保留在海外。
"這是美國制造的勝利,"特朗普表示,"蘋果正在回歸,沒有其他公司能在全球任何地方進行如此規模的投資。"庫克則向總統贈送了24K黃金底座的玻璃紀念品,象征雙方的合作關系。
此次公布的1000億美元新增投資,是對蘋果今年2月宣布的5000億美元計劃的擴充。原計劃包括在得克薩斯州建設AI服務器工廠及創造2萬個就業崗位。特朗普稱,6000億美元的總投資將覆蓋制造業、人工智能和供應鏈本土化等多個領域。
特朗普調高對印關稅至50%
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6日簽署行政令,以印度“以直接或間接方式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度輸美產品征收額外的25%關稅。對此,印方表示,美方對印度加征關稅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印度將“采取一切必要行動”維護國家利益。
根據白宮當天發布的公告,特朗普稱俄羅斯政府的行為和政策繼續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構成“異常威脅”,為應對俄烏沖突引發的國家緊急狀態,“對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印度征收額外從價關稅是必要和合適的”。
公告表示,除一些例外情況,新的關稅措施將在行政令公布21天后實施。
根據特朗普7月31日簽署的行政令,美國將從8月7日開始對印度輸美商品征收25%的關稅。與8月6日公布的額外關稅疊加后,印度輸美商品將總體適用50%的關稅稅率。
美印貿易戰升級:智能手機是主戰場
美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是美國第12大貿易伙伴。2024年美國與印度的商品貿易總額約為1288億美元,印度對美貿易順差達458億美元。美國從印度進口的主要產品包括服裝、化學品、機械設備和農產品。此外,路透社統計數據顯示,在2024—2025財年,印度向美國出口的智能手機增長了近90%。
智能手機制造正成為“美國優先”與“在印度制造”碰撞的主戰場。近年來,印度總理莫迪積極推動印度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制造中心,希望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特朗普對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美國企業的政策立場進一步凸顯了其推動“制造業回流”的戰略意圖。今年5月,特朗普表示,如果蘋果公司在美國銷售的手機是在外國制造,應該面臨至少25%的關稅。他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希望蘋果公司在美國銷售的手機是“在美國生產和制造,而不是在印度或者其他什么地方”。
因此,這家美國科技巨頭的“印度制造策略”正面臨政府政策調整的巨大壓力以及關稅風險。今年5月,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曾表示,公司已將在美國銷售的蘋果手機生產轉移到印度,使得該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的產品高度依賴印度制造。隨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不斷變化,蘋果公司的生產策略不得不面臨重新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特朗普宣布從8月1日起對印度進口商品征收25%關稅,但印度制造的蘋果手機目前暫時不受影響,因為特朗普政府在4月份豁免了針對智能手機、計算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這一豁免政策反映了美國在揮動關稅大棒時的平衡考量,在關鍵領域為自身利益留下了回旋空間。
美印關稅博弈的實質是兩種戰略的深層碰撞:美國試圖通過關稅手段重塑全球制造業布局,推動“制造業回流”以解決國內就業和貿易逆差問題;而印度則希望在保護本土產業的同時,通過“在印度制造”倡議融入全球價值鏈,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這場博弈的結果不僅將重新定義兩國經貿關系的未來走向,也將對全球貿易格局、供應鏈重構和新興經濟體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