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風云變幻,隨著JOLED破產、群創和友達關廠裁員轉型、中電熊貓南京6代線掛牌出售、臺灣中華映管龍潭廠土地拍賣、柔宇科技深陷欠薪漩渦與LGD廣州8.5代線有意售賣等事件陸續發生,行業供給側產能已永久性減少。
而隨著行業玩家不斷減少與供給側產能重組,以中國大陸LCD產業為重心構建的寡頭競爭格局已然形成,顯示行業的重周期屬性正在持續削弱,面板行業的投資邏輯已發生根本變化!
2023年是顯示產業塑造歷史的一年。由于頭部面板廠商們在市場低景氣背景下首次達成了“動態控產、按需生產”的經營模式,并一致摒棄了規模占市的“價格戰”策略,因此行業周期波動將會轉向常年溫和增長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此種經營模式已徹底改變了顯示產業數十年以來的競爭模式,在新的寡頭格局下,液晶面板行業將會迅速進入至全新的、長期的盈利周期之中,而這將是一個新的時代,一個不卷的時代。
翻開顯示產業幾十年的發展史可知,以往顯示產業的競爭模式為“逆周期投資+滿產滿銷”。具體就是在行業弱周期時加碼投資新的、更高技術的、更高世代的產線,并在之后強周期中以更具成本與性價比的新線產品戰勝競爭者。
韓國的三星顯示與LGD當初就是靠這樣的策略超越了日本夏普、而中國臺灣群創、友達與中國大陸京東方、TCL科技等龍頭廠商的崛起也是如此,同業玩家要么被弱周期所淘汰,要么就只能強撐選擇逆勢投入。
而這一切,都將改變。
2024年3月2日,國信證券在其披露的一份關于京東方的研報資料中表示,大尺寸液晶TV面板在供給端通過調控稼動率控制價格已見成效。
在供給端按需控產策略下,液晶TV面板價格波動逐漸平緩,行業有望進入穩定盈利階段,京東方作為行業龍頭將充分受益。
此外,國信證券還預測了京東方往后三年的業績表現,其中:2023年至2025年,預測京東方實現的營收分別為1804.55億元、2087.07億元、2348.80億元;預測京東方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56億元、44.47億元、104.17億元。
2024年3月2日,西南證券也在其披露的一份關于TCL科技的研報資料中表示,2023年顯示業務盈利能力已逐漸修復,大尺寸面板頭部廠商證明了其控產保價策略下維持盈利的能力。
同時,中尺寸IT面板市場在換機需求及AIPC帶動下有望小幅復蘇,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則繼續呈現量價齊升局面,持續減虧。
韓國方面業內人士表示,近期中國面板企業智能手機OLED面板產線開工率呈上升趨勢。京東方、TCL華星光電、深天馬、維信諾等公司的智能手機OLED訂單有所增加,預計其智能手機OLED產線產能將在第二季度全面投產。
同樣,西南證券也預測了TCL科技往后三年的業績表現,其中:2023年至2025年,預測TCL科技實現的營收分別為1762.83億元、2167.51億元、2466.94億元;預測TCL科技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74億元、62.07億元、106.28億元。
2024年1月25日,在LGD所披露的一份證券報告中,亦有數據趨勢呈現:自2024年起,全球面板行業將進入至持續的上升周期。
綜上可知,我國液晶面板行業已進入產業成熟期,在如今頭部玩家高世代產線折舊陸續到期以及技術微迭代背景下,后來者將難以具備競爭力。
相關數據顯示,在面板廠積極調控產能利用率下,LCD電視面板價格自2024年2月份開始全面起漲,3月份報價依舊上揚,目前業界還看好4月份的調漲可能性,而在IT面板方面,液晶監視器面板2月份報價持平,預期3月份價格有望攀升。
在可見的強周期持續背景下,洛圖科技曾預測稱,2024年3月份,我國地域5條G10.5代LCD面板產線將有望全部滿產。
目前中國大陸境內5條10.5代LCD面板產線分別是TCL華星旗下的T6和T7、京東方旗下的B9和B17、夏普旗下的SIO(超視堺),五條高世代產線合計產能約為605K/M,總投資高達2457億元。